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探索

非遗技艺呼唤“现代相遇”

所属分类:行业探索    发布时间:2021-09-18   作者: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,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、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。然而,随着时代变迁,一些非遗项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,非遗传承面临社会公众知晓率低、人才断层等困境。令人惊喜的是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有一批海南非遗传承人和民间爱好者“登陆”抖音平台。他们借助短视频平台,传播非遗文化,推动海南非遗及相关产品走近大众、走向市场。(9月13日《海南日报》)

  你会到昌江黎族村寨欣赏一位花甲老人制陶吗?你会去儋州农村观看一位姑娘制糖吗?或许不会,可当这些“身怀绝技”的手艺人拿起手机,走“进”屏幕,却能吸引成千上万的网友观看和点赞。在短视频平台上,与我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,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中。这些冒着烟火气、透着人情味儿、浸润传统文化的短视频,为深藏民间或者偏僻乡村的传统手艺打开了天地,让人们看到了属于非遗技艺的未来。

  在借力短视频平台“出圈”前,非遗与新媒介技术的结合并非一帆风顺,也曾引发争论。有人认为,非遗传承应潜心打磨技艺,酒香不怕巷子深;有人则认为,酒香也怕巷子深,被看见才能被需要,只要有利于技艺传承,就应该融通接纳。随着时代变迁,一些非遗技艺逐渐淡出公众视野。人们深切地感受到,只有让非遗“活”在当下,被人们所需要,其价值才能得到彰显。事实证明,当非遗搭上互联网快车,当老手艺与新媒介擦出火花,不仅没有阻碍非遗传承,反而在提高非遗传承人收入的同时,带动地区就业,为*打开新销路,让传统技艺叫好又叫座。

  非遗文化是历史的见证,映射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。黎锦、琼剧、文昌鸡、椰雕、土糖制作……无一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,展现着富有韵味的风俗民情。非遗与短视频的相遇,与其说是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,不如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。在年轻人集聚的短视频平台“出圈”,正是非遗文化主动拥抱时代,走出孤芳自赏的“闺阁”,回到当下语境和生活的体现,从而生发出文化传承的新气象。

 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,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。一位纪录片导演曾说过,“好内容和新人类之间并不存在隔阂。”关键之处在于,需要保持“匠心”,才能制造更多“现代相遇”。好的文化产品,总能找到有共鸣的视角,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“美美与共”。非遗技艺自古以来便拥有变通能力,始终“求变、可变”,才得以在文明史中持续存在。与短视频的相遇,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。我们期待更多“现代相遇”,让非遗技艺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
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